![]() |
日前,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总结会议在京召开,强调要持续改进作风,落实“四下基层”。“四下基层”具体是指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要想将“四下基层”这一密切联系群众、走好群众路线的重要法宝学习推广好和深化运用好,要坚持勤走基层“土坡”、坚持身心“下沉”、坚持谨防思想“溜坡”。
勤走基层“土坡”,确保实绩实效升上来。人民江山,根在人民,要以百姓心为心,有“把心贴近人民”的思想和行动自觉。“四下基层”,下去的是基层,体现的是作风,关系的是民生。党员干部要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大力弘扬务实之风,既坐而论道,更起而行之,坚持落实党员领导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从小处入手,从小事抓起。调查研究不能只走康庄大道,看“研”途盆景风光、听“和美之音”,更要一身汗、两脚泥,踏足羊肠小道、穿插背阴胡同,深入发展困难多、群众意见集中的地方,“敲开厂门”看政策落实,“揭开锅盖”看工作实效。要着力在“常”“长”二字上下功夫,建立完善工作机制,创新拓展形式载体,切实推动“四下基层”焕发时代光芒,不断开创各项事业发展新局面。
坚持身心“下沉”,确保直面问题干实事。俗话说,“锅不热,饼不贴”,破难事、办实事,方可得人心、聚民心。问题是时代的声音,也是工作的导向,基层事务繁杂,矛盾纠纷多元,往往有各种难以解决的问题“陡坡”。下基层,就是要解决这样的“陡坡”,以“久住坡,不嫌陡”的精神,坚持问题导向,多到群众困难多、问题多、矛盾多、呼声高的地方去,将“开会座谈”变成“走街串巷”,蹲下身看细节、站起来观全貌,见人之所见,找准民生痛点和工作堵点,及时就地解决群众合理诉求,让群众的期盼没有落差,真正做到既“身下”基层,更“心下”基层,主动到群众中汲取智慧和营养。
谨防思想“溜坡”,确保政策主张下基层。理论是行动的先导,思想是前进的旗帜。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才能稳住重心、不溜坡;要提前备好“功课”,深入一线了解当地的方言、风俗和习惯,把普通话翻译成地方话,让书面语转化为聊家常,帮助群众更加清晰地了解党和国家的各项惠民政策;要去掉“机关”视角,多从“基层”站位、“群众”思维出发,时刻牵挂“一枝一叶”的问题,带着鲜活党音、深厚人民情怀下基层,把宣传主阵地搬到村口广场、田埂坝上、家前屋后,用群众语言传递党的理论声音。同时,在内容上要围绕群众思想和工作实际找准切入点,从群众的衣食住行说起,从百姓面临的医疗、养老和教育等难题讲起,用“小故事”诠释“大道理”,切实打通政策宣讲的“最后一公里”,让党的政策理论在一线宣讲更有力量。(款场乡人民政府 向柏蓉)
(正文已结束)
免责声明及提醒:此文内容为本网所转载企业宣传资讯,该相关信息仅为宣传及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站观点,文章真实性请浏览者慎重核实!任何投资加盟均有风险,提醒广大民众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