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24年4月30日,中央组织部基层党建工作重点任务推进会在北京以电视电话会议形式召开。会议强调,要坚决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让基层干部有更多时间精力抓落实、干实事。同时,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也把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和为基层减负结合起来,作为党的作风建设重要内容统筹谋划、一体推进。
基层作为落实上级政策的关键因素,其最重要的任务是抓落实。但是,目前基层普遍存在“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的现实问题,负担过重、过多,必定疲于应付、降低标准,最终影响工作目标的达成。一些部分地区,过于追求“面子工程”,存在表单台账名目繁杂、督查考核过多过滥、执行政策“一刀切”等现象,这与基层工作理念相悖,为将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基层减负势在必行。
一是坚持实干导向,树牢正确政绩观念。形式主义产生的根源在导向、在观念,所以要不断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提升干部职工思想道德素质,树牢正确政绩观念;要充分发挥好领导班子关键少数作用,坚持严管厚爱,对于政绩观念出现偏差的干部要及时提醒、及时纠正,教育引导干部一切工作都往实里做;要持续健全以工作实绩、群众满意度为标准的考评体系,加大正向激励,树立崇尚实绩、鼓励实干的用人导向。
二是明确职责,从权责上理清界限。要理清各部门之间、上下级之间的职责分工,建立健全权责清单,注重部门联动,明确部门责任,职责越明确、分工越细致,干事精力才能集中,惠民服务方能更见效。职责分工明确后,有针对性地定期开展业务技能培训,不断提升干部职工业务工作水平,提升办事效率,激发基层干事活力,增强老百姓幸福感与满意度。
三是关注职工,从行动中检验成果。减负效果好不好,就要看基层干部工作状态好不好。要密切关注职工,落实好带薪休假、职工体检、工会活动等各项福利待遇;建立健全考核激励机制,不以形式主义的标准来衡量工作,而是更加注重工作的实际效果和群众的满意度,激发基层干部真抓实干的热情,真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加强真抓实干的作风建设,不是“一时的事”,而是“一直的事”。我们要以坚持整治形式主义,切实解决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让基层干部能够轻装上阵,真正做到为基层真减负、减真负,形成共抓狠抓落实的好局面。
(款场乡人民政府 孙碧连)
(正文已结束)
免责声明及提醒:此文内容为本网所转载企业宣传资讯,该相关信息仅为宣传及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站观点,文章真实性请浏览者慎重核实!任何投资加盟均有风险,提醒广大民众投资需谨慎!